在农作物上进根外追肥(叶面施肥),已成为夺取丰收,提高产量,改善品质,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。在我国几千年农业生产的实践中,人们早已无意或有意地施用叶面肥料。叶面肥作为强化作物的营养和防治某些缺素症状的一种施肥措施,已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。早在1940年,美国就开始用尿素作为根外追肥并获得成功。
一、叶面对养分的吸收
(一)、叶面吸收气态养分:
光合作用所需的CO2主要是从大气中取得。当叶表皮上的气孔开放,与大气交换气体时,大气中的CO2会有部分溶解在叶肉细胞表面的水膜中,根据物质扩散原理,在细胞内的CO2含量低时,水膜中的CO2进入细胞。如人们增加田间大气CO2浓度,完全可以利用叶面能吸收CO2原理,提高光合效率,这也称为CO2施肥。
(二)、叶面吸收矿质营养
农作物可以通过叶面吸收氮、磷、钾等大量营养元素,镁、硫等中量营养元素和硼、锰、铜、锌、钼、钼、铁等微量营养元素。
(三)、叶面吸收有机营养
农作物还可以通过叶面吸收有机态养分,如葡萄糖、氨基酸等。
二、叶片吸收养分的途径:
叶片有三个途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:
1、气孔:气孔的数目通常是叶片背面比叶片正面多,所以,叶片背面比叶片正面吸收养分快;
2、叶片表面角质层的亲水小孔;
3、叶片表皮细胞外壁上的“质外连丝”,也是叶面吸收养分的一条途径。
三、叶面施肥的优缺点
(一)优点
1、养分利用率高,吸收运转快,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。
2、可解决因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固定,肥料挥发、流失、渗漏损失,使养分有效性降低的矛盾。
3、当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,如水分过多、干旱、土壤过酸、过碱,造成养分有效性低,作物根系吸收受阻的情况下,采取叶面喷施,能迅速补充营养,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。
4、解决作物苗期根系不够发达,养分吸收力差和生长后期根系活力下降、养分吸收减少的问题。
5、减少大量土壤施肥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。
6、叶部营养节省肥料,经济效益高。如P、K及微量元素用量只相当于土壤施用量的1/5—1/10。
(二)缺点
1、角质层厚的叶片,养分穿透率低,吸收数量少。
2、叶面施肥易从叶面滴落,喷施养分易被雨水淋失。
3、喷施液在叶面迅速干燥,影响吸收。
4、某些养分(如Ca)难以从吸收部位向其它部位转移。
5、叶面施肥提供的养分数量有限,不足以满足作物全部需要,特别是氮、磷、钾大量元素。
6、叶面施肥配制不当,易造成叶片烧伤。
7、叶面施肥肥效时间短,需多次喷施。